等級:7 - 駕輕就熟 經驗值:0 / 69 魔法值:147 / 3937 生命值:9%
升級
  80.33%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2-11-10 00:23 |
---|
簽到天數: 2 天 [LV.1]初來乍到
|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群。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
日本最”惡”的三大惡鬼4 h( R# e8 }- b% }" E/ n) W
酒吞童子、九尾狐玉藻前、崇德天皇化身的大天狗,被稱為日本最強最惡的三大妖怪。( s& f% a6 u* d7 u- W- a
+ `8 D) m, _/ z5 p! @2 _
酒吞童子: \4 d1 {) M2 N
_- P( s. M4 K0 U( g/ ]
也稱酒顛童子或酒天童子,是活躍在平安時代的幾大名妖之一,曾是統領眾妖的百鬼之王。
( w3 H5 k9 h( d( ?) U1 a* ]" F" ~; B# @8 C9 O* Q/ ?/ _* N0 r
4 t4 F) t( j) p7 C關於其出生的說法有多種,最早有關其所傳說的是在丹波的大江山一帶,而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則是在近江的伊吹山附近。所謂“童子”,本是指在寺院中擔任侍奉的少年,但人們出於對鬼神的敬畏,也將神仙側近的眷屬們稱作為童子;而根據小說《禦伽草子》中的描述,酒吞童子原先則是越後澤山寺中的侍役少年。
0 X9 s% e( {) F6 s0 R$ P+ n
. x3 E& W5 F; R% B6 f; \3 y9 m! L
" ~& O( f" W+ E, M# s作為能力強大的妖怪,酒吞童子擁有極為強碩的身軀,身長六米,虎背熊腰,喜歡飲血的他有著血紅的面部,近禿的頭頂有著幾撮淩亂的短髮,頭有五個犄角,並號稱有15只眼睛,穿著個格子織物的外衣,腰間系著野獸皮,當然這是其作為惡鬼的形態,在人間為害時酒吞童子還往往化成有著英俊外表的少年,因此其也被認為是最為帥氣和俊俏的妖怪之一。
1 o" l6 s% u5 |; L1 k, b
8 f; _3 r. _- T y; v/ w# S9 X
- K" H/ @1 C/ Q酒吞童子最為擅長的就是化為英俊少年的外表來勾引女性,得手後會吃掉她們的肉並喝光其血,對於部分相貌出眾的女子則將其囚禁於自己在山寨的巢穴中或是作為奴隸來使喚,因為對象女性大部分都是年齡不大的處女們,因此酒吞童子也有著“處女殺手”的稱號。不過酒吞童子最終被源賴光殺死。
! m' W' g j- ?6 z! Y
' ^5 A k/ v. v- t h* a6 `, R2 ~) X7 z2 a( h
由於源賴光砍下了百鬼之王酒吞童子的頭顱,因此其所用的太刀安綱也得以命名為“童子切安綱”,並與鬼丸國綱、大典田光世、三日月左近和數珠丸恒次並稱為室町時代的“天下五劍”,據說現在也作為日本國寶收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
# z" e. y8 n+ _3 r5 t
, h2 x" Z2 `# Q5 `4 D九尾狐玉藻前3 h/ G+ h6 Y, t# z
1 y0 j3 M0 k( I8 N
3 ^: T/ |/ C0 D0 ?九尾狐記載於山海經,南山經等古中國典籍:「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 t; V5 \2 `9 I- B6 j( `% s- v: d0 O5 @) ~+ n3 {# w" u; f, F. P" @
全名金毛玉面九尾狐,是專門幻化成絕世美女的妖怪,在夏桀時化身成褒姒、在商紂王時化身成妲己。在商朝滅亡之後它就轉到日本來,據說是被姜子牙逼的(參考封神演義),自稱「玉藻前」獲得鳥羽天皇的寵愛與信任。後來天皇便得了怪病倒臥床榻;大臣們因此開始懷疑她,請安倍晴明暗中對她進行了占卜。結果,「玉藻前」的真面目終於曝光,原來是一隻來自中國的九尾妖狐,於是她便逃離京城,躲避到遠方。, u0 A% ~( \; i/ O9 S) [ `( L
) V5 z' v( T, v" P4 d: ~# i# D, |0 d4 X' X8 {; Q' Z: B& [4 o
' L2 L Z4 ?# q5 E5 a4 \/ P# P玉體康複的鳥羽天皇惱羞成怒,發出追殺令。命令“上總介”和“三浦介”帶著十三萬五千名追擊大軍奉命行事追殺九尾狐,九尾妖狐於是逃到那須野和十三萬五千追擊大軍戰鬥。7 Y* B) I! g6 j' T7 e4 _/ i& w. U- G
o" E+ R2 F. ~8 J' q ~
6 F. S* F8 K4 @) p J九尾妖狐有九條尾,相傳它九條尾各有不同的能力、當其中一條尾搖動時可招雷、火、風、地震、洪水、招喚死者和小妖狐等等,同時九尾也帶表了九個靈魂,而且九條尾除非一起斷掉不然可再生,再生後有重新的力量,面對如此強敵十三萬五千追擊大軍死傷殘重,在這時裏被廣常,義澄這個二人看著自己的部下死傷殘重,憤怒的用弓將其射殺了。$ [7 W$ g; i/ L" Z4 D
4 g1 V5 G0 ]; |# `) [8 k7 z, U6 o1 r( ^. b
而九尾狐受了重傷後變成了石頭,後人稱之為“殺生石”。據說由於九尾強烈的怨恨,從此不論是昆蟲還是飛鳥,一旦接觸到 這石頭便很快就會死亡,而一些寺廟就把它搬去,當做神物安放。) }0 ]6 q) E# y* E
9 y9 Y* N% }% \1 E. z
7 D$ ]% n, Y( U& K) S5 e; c大天狗/ S/ ?4 T$ R6 r
& }( L; p) E/ s! V2 T2 e2 a
天狗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生物。中國的《山海經》中也有記載天狗,並描述牠是像狐狸般的動物。但現時在日本的一般說法認為,天狗有高高的紅鼻子,手持團扇,身材高大並長有翅膀,穿著昔時武將的盔甲,腰際有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着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和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態。
' `2 `. U) v; {/ A: M, v/ u5 P3 c
5 U0 H( _! m( J$ w補充《太平記》(襲自中國的太平廣記)記載著京都市上京區,有一座「白峰神社」。祭祀的是崇德天皇。他在保元之亂中敗北流亡到讚歧(今香川縣),寫佛經以進上,上不受。怒,咒詛日本。(『國史略』載「願為大魔王,擾亂天下。以五部大乘經,迴向惡道。」『保元物語』載「願為日本之大魔緣,擾亂天下。取民為皇,取皇為民。」)自此不食不修,憤懣而死,死狀猶如夜叉。其怨靈變成天狗,持續在人世間作亂。於是在人們心中天狗的首領就是崇德天皇的形象。* _ _8 E9 g0 y9 o: ]+ {
補充 日本崇德天皇的八大天狗 8 {* Q9 n2 P. C4 f$ f- r1 |
! c& v9 ]1 Q' w* S6 D
愛宕山太郎坊大天狗* h% j" X% g8 D1 Z3 _5 z- g
在三千年前依帝釋天之命,帶領天狗跟烏天狗前住日本,弘揚佛法在京都愛宕山居住,擔任寺院職務責任,守護愛宕一帶的人,成為使災難平息的神形象。
( V# @. ^9 N. j9 M' n2 Z! N
* m3 g- z5 P. w! I3 C# a比良山次郎坊大天狗% C2 k/ b6 P4 w, i' V% c
太郎坊大天狗居住在比叡山,不料某天來一群不知名僧人所佔據去,天狗轉移到比良山本處地修行。5 V7 c) _% Z* e- D, _& U
% {! l! I1 D8 P2 i) t; S飯綱山飯綱三郎大天狗: z5 @' W6 E- I n( n9 K+ {0 \2 c8 e
居住長野縣飯綱山的天狗,飯綱之法行者,在這個地方修行做為據點。
; D5 \1 a. k5 i
& G& m* }) X+ I+ U鞍馬山僧正坊大天狗
) r" S0 E5 e- i O5 r0 l日本相當有名的天狗,源義經牛若丸和鞍馬僧正坊天狗相遇,教他兵法跟劍術,跟弁慶打敗平氏一族,鞍馬山僧正坊大天狗是,和氣清麻呂的子孫真如上人之弟壹演僧正的弟子。
x; A! b( V1 s; S" S
( ~& z G9 j6 o+ v; _相模大山伯耆坊大天狗
0 h% Y# x' [0 @伯耆大山不題名的天狗,相模大山的相模坊天狗,和一名高僧和尚去四國白峰,擔任後任寺務,死之後據說被富士講經會的人奉為守護神。
! C& z' b/ v. ?3 y$ J
" ^! L9 W3 a. H# O4 Z* f6 s英彥山豊前坊大天狗! [3 s, s0 p6 Q9 {4 C+ \0 P
九州英彥山居住的天狗,為忍者出現的天狗,成為日本忍者常常出現的天狗。6 I" Y# ^! m" ~7 r
1 g3 S P% h8 v4 L
大峰山前鬼大天狗
" m# c4 H3 [. N, S o/ p前鬼天狗跟一對夫婦居住在大峰山,擔任那地方身邊一切警護及其他事情。
$ b& t, n) g, Q9 {0 U
a4 D% X7 @) ~5 B白峰山相模坊大天狗
% M% l0 M+ T' ]* |+ z) g7 d崇德天皇在贊岐國家氣憤而死,天狗信仰不在,天狗從相模大山轉移到白峰山居住修行,白峰神社祭祀的是崇德天皇,保元之亂中敗北流亡讚歧,今香川縣含恨而死,其怨靈也變成模坊大天,持續在人世間作亂。
& D+ q" d N, G* k0 K/ f9 g7 Q7 f, N8 a& Q# I
補充 八栗寺五劍山中將坊大天狗! t' ], b Z6 E) M; j2 d+ q b1 } b
劍術非常高超的天狗,教僧侶學劍術,後來成為神道眾修驗者守護神。* @) \3 o' B# k8 ~: m7 x: G
9 e8 \0 c) a" e, J" Z金刀比羅宮象頭山金剛坊大天狗
$ R% R' a2 Z* _1 ^' n4 T$ s傳說是一位力氣很大的天狗,跟牟慶一樣擔任金比羅寺一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