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25 - 爐火純青 經驗值:0 / 245 魔法值:13994 / 13994 生命值:5%
升級
  100%
TA的每日心情 | 奮斗 昨天 01:18 |
---|
簽到天數: 564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群。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
生病時最能體悟到本篇文章的真義 by 生病時的a950216t
1 o5 A; b9 c n7 i
# e( \9 F" W$ U2 O F
: ^" B0 u! R5 P4 E9 f {" C你要想有幸福的人生,首先應學的便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僅看起來健康並且還真覺得健康,完完全全能夠掌握住自己的身體狀況,使之有充沛的活力去達成所要的人生。「以健康為中心,名利淡薄一點,生活瀟灑一點」。% M# c( a: B" }
1 d2 g7 H3 d+ l; u) [/ H$ e$ Q 1、身體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礎; r3 N- t' x7 Z9 F
3 ^2 y8 f" R. v" U
我們都知道健康是一切快樂的基礎,但你若問一個健康的人,你感覺快樂嗎?他很可能會說,我沒法快樂起來,投在股市裡的錢已經虧了一大半,上筆業務出了點問題導致損失了幾百萬,孩子學習也不好等等。只有在身體出現狀況,生病痛苦時,他才會感到健康其實是最大的幸福。甚至在心中發誓:等我病好了,一定不再被這些事情攪擾心情,一定要保持健康快樂的人生。大病初癒時,他的確能做到如此,看看外面的天是那麼藍,空氣是那麼清新,放鬆身心,覺得一切都是這樣美好。但遺憾的是,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又會恢復原來的狀態,陷入慾望的追求當中,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 I) T4 Q$ Q$ r/ Z6 ~/ p* ^% N
% y" b; i( D& Z7 p
其實,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比我們的身體更為寶貴,我們應該懂得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身體。) r4 e9 z p7 A) v
# ~$ o$ F& b8 l) Y
有一個打工仔,說自己如果有了100萬,就會擁有幸福。於是,他拚命地賺錢。一年365天,他沒有和家人度過一個星期天,他甚至沒有好好吃過一頓像樣的飯。就這樣,幾年過後,他真的賺夠了100萬,但因為長期勞累和飲食不當,他患上了胃癌。這時候,他很想用100萬換回他的健康,換回和家人的團聚,換回親情和朋友,但是,一切都晚了。
7 s+ C: Y3 i4 f
+ _; P* l0 _* T" F: h5 r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平安和健康。此語雖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領悟,卻非易事。試看古今中外之人,或為名所惑,或為利所動,或為官位而奔波,或為愛情而苦惱。把名、利、祿、情視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卻不知人生最大的財富只是自身的健康。* |0 g; {* T+ ]0 J5 [; U O
* k# I6 B* |4 G2 u! }
記得有篇小說寫一個愛財如命的財迷,進了一座黃金山,山內皆是黃金珠寶,他大喜若狂。但因貪得無厭,陷入黃金山而無法出來,最終只留下一堆白骨。由此可見,貪是人生幸福的最大壁壘,健康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如果一個人想通了這一點,那麼什麼名利之欲、非分之念,都會化為烏有。 f% k, L3 q) S8 Y3 I% M
7 X" W& W; J3 b' S0 J9 D# X 很多人常以金錢來衡量人生的成與敗,認為越有錢的人就越受尊重。實際上,當生活達到一定水平時,錢就是只是一個數字,沒有太多的意義,更何況有許多事情根本就不是錢所能換取的。
/ S# ]# j q5 R! ]5 _4 S# R. {
% W% ~1 B! H' n: V 一個人在世界上要想大有作為,必須善待自己,善待那部成功的機器——自己的身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理髮師用遲鈍的剃刀理髮,一定不會有顧客光顧;如果木匠用遲鈍的斧子、鋸子來工作,一定不會製造出優美的器具來。同理,一個人想要有幸福的人生,那就必須有個健康的身體。
9 g, |" j* v8 v3 V
3 V; w! i" k. B7 T2 T3 \0 N* |. s2 s" O 有句大白話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意即健康的身體是所有幸福生活的基礎,如同托爾斯泰所說的那樣:「和平是人類社會最高的物質幸福,就像健康是個人的最高物質幸福一樣。」
: `6 x! m& v% @! y
' t' o! Y9 N' d# e& I9 q- I 著名畫家陳逸飛先生之死,給很多為了生活「透支」身體的人們敲響了警鐘。這樣一位才華橫溢並正逢事業巔峰時期的人才溘然長逝,讓多少人為之惋惜。在惋惜之餘,也給了我們不少提示:
6 T2 a% |) y1 D4 W
% ^9 y* ^0 C. ^7 T+ ~* G/ } 一是發現疾病應及時檢查治療。其實陳逸飛得的並非是不治之症,如果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就不會有什麼危險,這讓我想到,在過去的宣傳中常常有這樣的情節,說某某人有病不去治療,為了事業抱病堅持工作,結果在工作中以身殉職,因此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人們常常是在以肯定的口吻在說此事。其實,這種觀念並不值得大力提倡。即使不是為自己為家人,你就是為了事業為了社會,也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更好地奉獻社會,無論如何,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9 P" k+ |" k/ e* a5 a) `; t
& c9 I& ]" [* H3 |1 v 二是不要追求完美,陳逸飛先生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做每一件事情都希望做到無可挑剔,面面俱到,事無鉅細,處處優秀。可事實上,凡人很難做到事事完美,若是以生命為代價則更是不值。因此,建議健康的人們應追求有度,珍愛生命。8 U$ W* |, R7 o4 b8 ]) z- @- _
1 g" O8 W; w: @+ ?/ N3 r 三是生活已經很累,不要再為了自己增加壓力,其實很多時候壓力是自找的。- C* H6 L" P! B$ z
; N3 q6 Q1 P, W" B; X3 f+ W
萬科公司的老總王石,每天在辦公室中至多逗留兩三個小時,有時甚至會整月地出外旅行、爬山、修養身心。他認識到只有健康、輕鬆的身心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最好的效率。他不願在過度的工作中摧殘身心、減弱自己的力量。結果,他在事業上得到很大成功。% t4 c- _9 D5 _" F- c$ B
5 U( O% b3 U# D t9 U 一個人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儲藏起最大的生命力在身體中,儲藏著最大量的體力與精力以作為獲得成功之本。因為,天底下沒有哪一件東西比我們的體力與精力更為寶貴。
! ]% h; f' w) v8 s, m! B* T
1 S2 ^$ n; M8 \0 Z% X& Q3 Z 許多人因為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致使身體機能減弱、能力喪失。還有許多人將精力浪費在憤怒、憂慮、怨恨以及瑣碎的事情上,甚至有的人在這些事情上耗費的精力,比用在正式工作上的體力還多,這使得力量浪費無度,最終事業得不到成功。
0 l" J2 Q. h& h! ~# l6 T! l/ k% h+ E! R6 \" f
當你感到精神不足或體力不支時,放下手中的工作,讓自己休息一會兒,或散散心,或閉一會眼睛,這會對你的工作有多少損失呢?
( T& D1 z, G; \/ y7 q O* m) Y+ d
說來奇怪,開車的人都知道要定期換機油,定期維修,還不辭辛勞為愛車打蠟、美容,但就是不肯用同樣的胸懷來善待自己,難道身體不如汽車珍貴?% M0 Z& S: h$ ~' K
% q3 z- k4 f: x, A3 o2 t
好的身體,不僅包含強健的體魄,還包含健康的精神。4 V9 @+ q1 J# D- a
' U a6 E7 |1 y7 A6 s 我們知道,擁有樂觀、積極、愉快的思想,可以給予我們一種快樂、幸福、向上的感覺。它彷彿是一股電流,流遍我們的全身;它能帶給我們希望、勇氣與生活動力。
3 p! {, m) e! y2 a
. B) [+ H$ z, @# F 每個人的世界、環境,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可以將憂鬱、困苦、恐懼、失望塞滿整個世界,使生命變得悲愁、痛苦;也可以驅除一切悲愁、惡意、恐懼等思想,而使自己的環境、空氣變得一片清澈。
' q' c! [7 o- T% e% n7 A- d6 R0 E( i& s7 q
假使我們從現在開始,懷著愉快、積極、樂觀的思想,將一切有破壞性、腐蝕性的思想拒於心靈之外,那我們以後的人生將會減少多少不必要的損害與耗費,這樣我們就都可以健康長壽了!5 M- J" b; G) J$ ^' t
, O( S2 b, {3 C9 d 好身體,是最大的幸福。簡簡單單幾個字,卻貫穿了沉甸甸的人生。人的一生只有平安、健康,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人的一生只有平安、健康,才能對未來充滿希望。
9 o8 _4 ^1 [2 [# @7 A; r
' ^8 p* }3 J5 \# L. R- m" b 2、苦澀的「壯志未酬」
: k) U; a" H. J( W/ B+ L8 e9 s: U9 w8 u
許多健康問題的社會調查顯示,國民生活第一關心的是健康。曾經有一家健康報紙調查顯示,76%的人認為生活最重要的是健康。人們說: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健康;什麼都可以擁有,但不能擁有疾病。這實際上體現了健康是人生第一要務的理念。
0 D, F& |, U( f9 C8 ~$ n0 V4 S1 I
' F5 ]# L- Y6 {" j 儒家有句名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的「修身」包含在現代大健康觀念中提出的德、智、健、壽、樂、美六字境界中。儒家講修身雖然主要指正心或修德,但與健康長壽是有內在聯繫的。這句名言還深藏著一個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治理不好自己和家庭的人也難治理好國家。儒家認為實現家庭和社會的和諧,應以人人修身為開始,只有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具有健康的品德、健康的心態、健康的身體,並懂得和掌握和諧道理的人,才能更好地齊家治國平天下。* M6 U' x4 G( u# h; K; b0 U. e( A
0 `& t( |: c* E6 M$ M: G0 k 老子說,「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說:為天下(人民)珍惜健康,天下(人民)才能托付給你。反之,一個不珍愛健康的人,怎麼能承擔大事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傑出的政治家大多也都是修性養生的保健專家。0 K' _7 y$ O, g' U! t) v* ]5 ]
, O: N. \% h3 {5 x 不良的健康狀況對於個人、對於世界所產生的禍害到底有多大,沒有人能夠計算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有作為、有知識、有天賦的人往往被不良的健康狀況所羈絆,以至於終身壯志難酬。
6 ^+ n" V2 r/ ~( f4 R% q7 u) Y. g) _2 M* k$ G
許多人之所以飽嘗著「壯志未酬」的痛苦,就因為他們不懂得常常去維持身心的健康。經常保持身心健康,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8 g/ r1 U1 a/ C) K/ _+ L }, l/ l
) f* a* k$ b( u
有這樣一位大公司經理,他每天在辦公室中最多只逗留兩三個小時,他經常外出旅行、休息,以更新他的身心。他充分意識到,只有經常保持身心的清新、健康,才能在事業上達到最高的效率。他不願像大多數人一樣,在過度的工作中摧殘自己的身心,拖垮自己的力量。他的工作狀態是只要一進辦公室,就立刻能生龍活虎般地處理事務。由於他身心健康,所以辦事十分敏捷而有力。他的工作進行得如同鐘錶一般精確。他在三小時內的工作成績,要超過別人八九個小時,甚至是夜以繼日工作的結果。- f) t) `* {; v7 A' E H
( T% f! H- R* i8 J 叔本華說過:「能夠促使心情愉快的不是財富,而是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工作,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可是一旦工作起來就忘了身體的重要性。. p& h3 Y. Y9 p& W. A
) \$ X2 ?! F. h! m: _; H
演員傅彪、作家路遙、王小波、梁左等,他們走到生命終點時也都只有40多歲。步入中年的人,身體上存在的問題開始凸現出來,中年人肩負著家庭的重擔,可是身體已經開始發出警報,如果不以為然,不能有效地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很快病魔就找上門來。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從而讓自己和家人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可是當事業有成、生活改善以後,我們的健康卻不如從前,有了錢以後,生活物質豐富,我們希望吃得更好,而傳統觀念中「愛吃什麼吃什麼」成為了我們飲食的指導。殊不知,這樣毫無節制的飲食方式大大損害了我們的健康。6 ]! q6 b# A6 f( k) w2 ]" i
; L' _; B( c: q! g. T1 z 在大學期間,有位同學迷戀上了網絡遊戲,經常通宵上網,經常餓著肚子玩電腦遊戲,有時甚至連吃飯的時間也花在了遊戲上,他寧願吃速食麵也不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去不遠的食堂吃飯。在大三的時候,因為他經常感覺胃部疼痛,在醫院檢查出慢性胃病,所以只能請一年的假期在家休養,醫生說這病將伴隨著他一生。如果說因為玩樂而損害了自己的健康,是缺少自制力的表現,那麼因為工作而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同樣是不可原諒的。7 n4 k% O5 ?! j3 ?6 V5 Z
, F! D: k/ b: a* P/ j k( d& h
社會充滿了競爭,工作時間不斷延長,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環境,工作壓力成為了妨礙健康的頭號殺手。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導致身心疲憊,有時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在工作、休息與吃飯之間,對吃飯選擇湊合,時間一長,吃飯的湊合成為對健康的湊合,而健康是湊合不得的。對健康湊合將就,健康也會對你不客氣的,那些疾病自然就會經常光顧你。心理壓力大導致很多人以各種方式排遣,但大部分人卻沒有適合的調節放鬆方式,無非就是去瘋狂泡吧喝酒吸煙,而這些本身就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經常熬夜也是對身體的極大危害。8 K' c+ h+ e n/ f0 s$ Z
% S$ U8 @6 ^, Z9 L* o2 ~ 拿破侖.希爾在成功學中講:「一切緣於—個觀念。」有了健康的觀念,才會珍惜健康,有了健康的觀念,但你的觀念如果不對,雖然潛心追尋,卻反而會遠離健康。去追求健康,為健康付諸行動,最後才能獲得健康。
8 s2 h$ a' Q. w5 c* U# z' D3 L; A: ? L# M) o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生活和工作環境的乾淨整潔,注意個人的形象,衣著頭髮要保持乾淨整潔、大方得體,這樣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又能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同時又能使自己更加自信。注意安排自己的時間,合理的休息和運動可以讓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狀態。盡量控制和減少自己的不良嗜好,不要抽煙、喝酒,不賭博、不玩物喪志。2 O3 I+ j t/ v' p. ~
! O" c1 f6 S. k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就提出的見解,它深刻地揭示出了運動對於身體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美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肯尼斯.庫伯博士指出,只要參加運動就一定會受益,這一規則對腦力勞動者尤其如此。據統計,1968年美國有24%的成年人開始自覺地參加運動,在此後的15年裡,美國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下降了37%,高血壓的死亡率下降了60%,人們的平均壽命從70歲增加至75歲。由此可見,運動是身體健康的有效「添加劑」。 |
|